在沙漠地区搭建活动板房,需充分考虑极端气候(如高温、强风沙、昼夜温差大)和地质条件(如沙土松软、地基不稳定)的挑战。以下是针对沙漠环境的搭建方案与技术要点,结合多领域实践经验总结而成。
沙漠地表沙土松散,易导致地基沉降,因此基础施工需格外严谨:
地基处理:需先清理地表松散沙层,挖至硬质土层或通过机械夯实沙土,形成稳定基底。若条件允许,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地基,厚度建议≥20cm,并预埋地脚螺栓以增强连接稳定性。
基础类型:推荐条形基础或筏板基础,分散荷载压力。对于流动性沙丘区域,可增设桩基(如钢管桩)深入地下1.5-2米,增强抗风拔能力。
排水防沙:地基周围需设置排水沟并铺设砾石层,防止雨水或融雪渗透导致地基软化,同时阻挡沙尘堆积。
沙漠环境对材料的耐候性、隔热性要求极高:
墙板与屋顶:优先选用双层彩钢夹芯板(芯材为岩棉或聚氨酯),厚度≥75mm,兼具隔热、防火(A级阻燃)和抗风沙性能。外层钢板需镀锌处理,防止盐碱腐蚀。
结构骨架:轻钢龙骨需采用热镀锌钢材,连接件使用不锈钢螺栓,避免锈蚀。梁柱节点处需增设斜撑,增强抗侧风能力。
门窗与密封:门窗采用双层中空玻璃,框体加装橡胶密封条,防止沙尘渗入。门框底部可增设挡沙板,减少沙粒堆积。
针对沙漠环境,施工需分阶段精细化操作:
框架搭建:
立柱安装后需用水平仪校正垂直度(误差≤3mm),并实时监测沙地沉降,必要时通过调节螺栓调整高度。
屋面梁与墙体采用“错缝搭接”工艺,接缝处填充聚氨酯发泡胶,外覆防水胶带,防止温差变形开裂。
防风加固:
屋顶增设防风缆绳,固定于预埋地锚;墙板边缘使用C型钢压条加固,减少风振效应。
整体结构抗风等级需达12级以上,通过风洞试验验证稳定性。
隔热与通风:
屋顶加装反射涂层或遮阳棚,减少太阳辐射热吸收;室内配置强制通风系统(如负压风机),结合可开启式高窗形成空气对流。
夹芯板内层可增设铝箔隔热膜,反射率达90%以上,降低室内温度波动。
水电系统:
电路管线需穿镀锌钢管埋地敷设,避免高温暴晒老化;供水管道包裹保温层,防止冬季冻结。
建议配套太阳能光伏板与储水罐,实现能源与用水的自给自足。
防沙尘措施:
板房外围设置防沙网或种植耐旱灌木,形成生态屏障;入口处加设风淋室,减少沙尘带入。
防火与应急:
室内配置独立烟感报警器和干粉灭火器,电气线路使用阻燃套管。
规划紧急疏散通道,通道宽度≥1.2米,标识清晰。
生态保护:
施工采用预制化构件,减少现场作业对沙地植被的破坏;废弃材料分类回收,避免污染脆弱生态环境。
以内蒙古阿拉善沙漠某科考站为例,其活动板房采用“桩基+筏板”复合地基,配合光伏储能系统,实现了零碳运行。未来可探索模块化设计,通过3D打印技术定制沙漠专用板房组件,进一步提升搭建效率与适应性。
通过上述技术整合,沙漠活动板房不仅能满足临时居住需求,还可扩展为长期科研站、旅游营地等复合功能空间,为极端环境下的建筑实践提供创新思路。实际施工中需结合地质勘探数据与气候监测,动态调整方案,确保安全性与可持续性。
扫码关注